冬至在月中,无棉也过冬;
按照农村的老话理解,冬至出现的早晚,会导致今冬冷不冷。如果冬至是在月中也就是月的中旬的话,那么今冬很有可能会是一个暖冬。天气温暖如春一点都不觉得冷。甚至没有棉被、棉袄也能够轻轻松松地过冬。虽然这句老话带有惯用的夸张性,但也说明冬天的气温是非常高的。要不然寒冷的冬天怎么才能无棉也过冬呢?除非是气温异常的高,让人感受不到丝毫的寒冷。
这几年冬天不冷几乎成为一种常态,暖冬现象屡屡发生,这也是气候环境发生变化带来的影响。暖冬让人丝毫不觉得冷,不知不觉之中这个冬天居然就已经过完了,过去的冬天跟现如今相比,明显的寒冷很多,农村的屋檐下一到数九之后,经常会看到悬挂着长长的冰凌。屋后的积雪甚至能够存放到春节之后。小孩子的手脚时常出现冻疮,有的脸蛋也会受冻,这也是寒冷的一种表现。冬至出现的早晚,对于冬季寒冷节点也有早晚不同,农村俗语称之为:
冬至在月头,大寒年夜交;冬至在月尾,大寒正二月;冬至在月中,无寒也无霜
由于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所以在阴历之中,冬至的时间每年都是不固定的,一般在农历的十一月份。因为冬至代表着寒冷天气的开始,所以冬至在阴历之中的日子越靠前,寒冷的天气也会跟着提前,同样冬至的日子越靠后,寒冷的天气也会跟着往后推移。
寒冷的天气出现在最该冷的时间才会更冷,如果寒冷的天气出现在立春之后,也冷不到哪儿去了。虽然冬至之后太阳开始北返,但也是黑夜最长的时候,白天太阳照射的时间很短,地面积累的寒气会越来越多。
古人以“冬至逢壬数九”,每十天会有一个壬日,所以过了冬至之后,最迟十天就开始数九了。一年中最冷的时间在三九到四九期间,也就是冬至过后四十天左右。那么冬至到过年之间为四十五天左右,所以说“冬至在月头,大寒年夜交”,最冷的天气会出现在过年之前。
从月头到月尾,又相差了二十天,也就是说冬至如果在月尾,最冷的天气就会出现在过年之后二十天,那也就冷不到哪儿去了,所以说“冬至在月尾,大寒正二月”,容易出现倒春寒,但是倒春寒再怎么冷,与冬季的寒冷是无法比的。
同样冬至在月中,也是一样,因此冬至在农历中的日子越靠前,就越寒冷,越靠后,温度就越高,因为冬至之后太阳越来越往北运行了,阳光照射的时间会越来越长,温度也就越来越高。由此可见,真正的数九应该是“冬至逢壬数九”,只是现在为了方面,从冬至当天就开始数九了。
其实有很多关于冬季的谚语大多是比较准确的,因为古人的数九,并不是简单掰起手指头数天数,而是会记录下每一天的天气变化,很多谚语都是从长期的记录中总结出来的。